谨防“积分清零”骗局
时间:2024-09-25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315
针对当前一些不法分子以“积分清零”为噱头侵害金融消费者财产安全的问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日前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慧眼识诈,谨防“积分清零”骗局。
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伪基站”伪造银行短信、邮件或电话,冒充银行客服人员,向消费者发送“积分到期清零”的虚假信息,制造时间紧迫的假象,诱导消费者尽快兑换。在虚假通知中不法分子会嵌入一个看似正规的积分兑换网址链接,一旦消费者点击,便会被要求输入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以完成所谓的“积分兑换”,窃取消费者的个人账户信息。为了增加诈骗的迷惑性,不法分子还会在钓鱼网站伪造积分兑换成功的提示信息,让消费者误以为已经成功兑换了礼品或现金,从而放松警惕,实际上受害消费者的账户资金可能已被盗取或面临其他风险。
面对“积分清零”骗局,消费者可通过下面4个步骤来防范:
辨真伪。消费者应仔细甄别信息来源,切勿轻信非正规金融机构官方渠道发布的“积分清零”通知,盲目操作落入诈骗陷阱。面对积分兑换或清零提醒,应直接通过金融机构官方客服热线、官方网站或APP等正规渠道进行核实,确认积分状态及兑换活动详情,确保积分兑换操作真实安全,有效防范诈骗风险。
护信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是防范“积分清零”骗局的关键。不轻信陌生短信、不点击不明链接,坚决不向任何人泄露银行账户、密码、验证码以及生物识别信息等个人重要信息。对于任何以积分清零为由诱导提供个人信息的行为,都要坚决拒绝,避免信息泄露导致资金损失。
速挂失。如果不幸遭遇“积分清零”骗局,消费者切忌自乱阵脚,要保持冷静,迅速采取行动,第一时间联系发卡银行或相关金融机构,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或前往营业网点,及时将银行卡挂失,以阻止不法分子进一步盗取资金。
勇于维权。一旦发现被骗,消费者应寻求正确的求助渠道,务必妥善保存所有被骗证据,如短信、邮件、通话录音等,主动向公安机关报案,积极配合警方调查,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
原文链接:https://www.ah315.cn/display.asp?id=143386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吃石榴到底要不要吐籽
下一篇:“针眼螃蟹”被注水是真是假
最新信息
- 2024-09-25谨防山寨家电维修
- 2024-09-25积分清零短信链接有陷阱
- 2024-09-25贴假睫毛的胶水有点辣眼睛
- 2024-09-25细看标准选购保鲜膜
- 2024-09-25如何科学选购全麦面包
- 2024-09-25警惕脱离平台的私下交易
- 2024-09-25奶酪 牛奶精华帮你涨“芝士...
- 2024-09-25食用油过度燃烧会变“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