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礼品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礼品资讯 > 正文

买保健品花费不菲,“公益组织”热心帮退款?别信!

时间:2024-11-20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市消费者协会  

  门头沟的一对退休老夫妻多年间在保健品上花费不菲,有人联系到老两口,称可以帮忙退费。夫妻俩信以为真,缴纳了11万元手续费,没想到遇上了骗子。

  十余年来,退休教师李某、王某夫妻俩在保健用品上的花销达140余万元。2023年4月某天,王某接到一个自称“某基金会”公益组织工作人员的电话,该人声称通过大数据查到了王某的信息,询问王某是否花钱做过基因检测,表示能帮忙要回这笔钱。此前,王某确实花17.5万做过一次干细胞基因检测。王某听说对方是公益组织成员,并且知道她的电话、个人信息和曾经做过基因检测等记录,便相信了这名工作人员的话。

  之后,“工作人员”杨某上门,称经大数据查询发现,王某和李某夫妇在保健品上花了144万元,现在可以全额补助,但是需要按照比例收取手续费11万元。王某表示,现在手里没有钱,杨某称可以先帮王某把之前基因检测的钱要回来,然后再交手续费。

  工作人员杨某将王某、李某带到基因检测场所,态度强硬地要求退款,次日,夫妻俩果真收到基因检测的退款。老人拿到钱后,杨某督促李某抓紧走程序,尽早报销她的保健品费用。此时,李某已经对杨某的话深信不疑,按照要求取现11万元交给杨某。交钱之后,李某多次联系杨某询问报销进度,均被搪塞还在走程序,三个月后杨某失联,李某、王某两人意识到被骗于是报警。

  经审查,杨某曾在保健品公司工作,掌握购买者的信息和联系方式,便想到通过筛选“多次购买保健品”“年龄较大”重点对象,假扮国家机构工作人员,编造保健品退款的方式实施诈骗。此前,杨某以类似方法行骗时被民警查获,被行政拘留。

  检察官提醒,如果发现自己购买的保健品涉嫌虚假宣传、诈骗、非法经营等线索,应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或者市场监管部门反映。同时如果遇到自称能够帮助办理保健品退款的组织和个人,更应当擦亮双眼,及时和家人、朋友沟通,避免盲信,二次受骗。(记者 徐慧瑶)


原文链接:http://www.bj315.org/xxyw/xfxw/202411/t20241120_4633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礼品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礼品内参 lp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