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礼品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礼品资讯 > 正文

防止孩子直播间一掷千金

时间:2024-12-02   作者:佚名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中心  

  在网络平台上,有不少以“小马宝莉”等卡牌为卖点的拆卡直播间。博主抓住了消费者想要稀有卡牌的心理,用语言和动作刺激消费者花钱抽卡。这让不少未成年人沉迷于此,试图以小博大,不断下单,直到拆出自己想要的卡牌为止,有些未成年人甚至在网络平台上花费上万元买卡、拆卡。(据11月30日央视新闻客户端)

  媒体曝光后,一些直播间有所改进,在镜头前明示未成年人禁止拆卡,在拆卡前要求购买者再次确认自己已成年。这种看似严格的确认方式,真的能避免未成年人下单吗?很难说。首先,主播没办法准确核实购买者的真实年龄。其次,一些主播不愿意失去客户,并没有采取实质性举措禁止未成年人付款。事实也是如此,在媒体调查中,仍有不少孩子观看过类似的拆卡直播,并下单购买。

  卡牌在学生中间十分流行,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种社交工具。然而,沉迷卡牌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盲目购买,冲动消费,不仅增加家庭经济负担,还可能滋生赌博等不良行为。

  如何严格规范,需要有更多切实之举。值得欣喜的是,针对未成年人沉迷抽卡的现象,各地学校、市场监管部门已在行动。部分学校明确禁止学生把卡牌带到学校,并提醒家长进行约束监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对学校周边文具店、便利店内销售卡牌加大了监管力度,督促商家合规经营。

  深挖根源,熊孩子直播间“一掷千金”的背后,是家长职责的缺失。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管,特别是在网络使用方面,可以通过设置密码、限制使用时间等方式,防止孩子过度沉迷网络并进行不当消费。

  对于未成年人而言,分寸感是家长给的,是在日常的家风家训中形成的。在家庭教育中,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十分必要。未成年人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出于攀比心态去买卡牌,如果家长给孩子花这个钱,就是纵容孩子的攀比消费、不理性消费。

  除言明盲目消费抽卡的危害,密切关注孩子消费动态外,不妨疏堵结合,让孩子在家庭劳动中体味金钱来之不易的道理,同时帮助孩子拓展兴趣爱好,找到更有利身心健康的娱乐方式。(关育兵)

  


原文链接:http://www.nmg315.com.cn/news/325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礼品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礼品内参 lp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