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礼品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实用信息 > 正文

小心“藏”起来的盐

时间:2025-09-11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315  

  

   食盐是人们一日三餐中离不开的必需品。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每天食盐摄入量远高于推荐的健康摄入量。重庆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消费提示:小心“藏”起来的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标准人日烹调盐的摄入量为9.3克,远高于推荐摄入量。在不良膳食因素引起的心血管代谢性疾病中,高钠摄入占比最高,并且呈逐年增高趋势。那么,如何科学减盐呢?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提示,低盐烹调、低盐饮食是关键。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居民膳食中接近80%的钠来自家庭烹饪用盐。人们味觉敏感度有一定阈值,低于阈值的咸度变化无法察觉。少放5%—10%的盐,并不会影响菜肴口味。同时,味觉也有一定适应性,对咸味需求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因此,借助味觉敏感度和适应性,配合定量盐勺,少量多次逐步降低烹饪中食盐添加量,有助于减盐。
同时,小心“藏”起来的盐。日常摄入的食盐,除了来自烹调用食盐,其他如酱油、豆瓣酱等含盐调味品、腌制品、熟肉制品,以及一些方便食品和零食里均添加了盐。因此,减少味精、鸡精、豆瓣酱、沙拉酱和调料包等用量,少吃含盐量高的食品,有助于减少盐总体摄入量。
如何选购减盐产品?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提示,购买食盐时,注意查看产品名称标识,是否含有“低钠”“减钠”字眼;优先选择新鲜的肉类、鱼类、蛋类、蔬菜和水果,少选择加工食品;购买预包装食品时,查看配料表和营养标签,不同食品钠含量差异较大,消费者在购买预包装食品时,应尽可能选择同类产品中钠含量较低,或者标有“低盐”“少盐”“无盐”等标示的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低钠盐虽然实现了减盐不减咸,但是富含钾。消费者选择低钠盐时,关键看自身是否适合高钾摄入。对于不适宜高钾摄入的人群,要慎用含钾低钠盐,选用不含钾的减钠盐相对稳妥。其次,高温作业者、重体力劳动者、肾功能障碍者应慎用低钠盐。


  


原文链接:https://www.ah315.cn/display.asp?id=144899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礼品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礼品内参 lp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