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礼品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食品直播间配料表 “躲猫猫” 消费者需警惕信息陷阱

时间:2025-09-22   作者:佚名   来源:山西省消费者协会  

  市道新闻山西9月11日电(赵彦)随着直播电商蓬勃发展,食品类商品成为直播间热销品类。山西省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消费警示,直指当前食品直播间存在的配料表 “躲猫猫” 现象 —— 本该清晰公示的食品配料信息,或被刻意遮挡、快速切换,或干脆不展示,消费者追问时还常遭主播搪塞,知情权遭遇 “透明困境”,需警惕背后隐藏的消费陷阱。

  

  现象直击:配料表 “隐形” 成直播间通病

  山西消协指出,食品直播间配料表信息不透明问题已较为普遍,主要表现为三类情形:

  刻意隐瞒:部分主播全程不提及食品配料,商品详情页也未附配料表,甚至连食品包装照片都不展示,消费者只能依赖主播口头描述判断产品;

  展示违规:部分直播间虽展示配料表,但字体极小、被 logo / 字幕遮挡,或仅停留 3-5 秒便快速切换画面,消费者根本来不及看清关键信息;

  话术搪塞:当消费者主动询问配料详情时,主播常以 “配方保密”“平台不让说”“后续问客服” 等理由回避,拒绝提供真实成分信息。

  消协同时披露典型案例:某网红直播间推广 “无糖饼干” 时,仅强调 “健康低卡” 概念,当观众追问 “是否含代糖”“有无反式脂肪酸”,主播当即转移话题;某儿童辅食直播间,配料表字体小如蚂蚁,展示后瞬间切走画面,家长无法确认是否含过敏成分,仍有不少人因 “限时折扣” 冲动下单。

  套路解析:商家 “藏配料” 背后的三重动机

  山西消协分析,商家在直播间刻意 “隐藏” 配料表,本质是为规避消费者知情权,核心动机集中在三方面:

  掩盖成分缺陷:部分主打 “健康概念” 的食品(如无糖饮料、粗粮饼干),实际添加蔗糖、氢化植物油、人工香精等成分,公开配料表可能暴露 “虚假宣传”,导致消费者质疑产品真实性;

  规避合规风险:部分食品存在标签不规范问题(如未标注过敏原、营养成分数据夸大),或使用转基因原料、人工合成色素等消费者敏感成分,隐瞒配料表可避免因合规问题被追责;

  利用信息差诱导消费:直播间通过 “限时秒杀”“主播背书” 制造紧迫感,在消费者无法获取完整成分信息时,更容易促成冲动下单,减少因 “成分顾虑” 导致的订单流失。

  消费提示:四步避开配料表 “黑洞”

  针对上述问题,山西消协为消费者提供四点维权指引,助力避开配料表 “信息黑洞”:

  主动追问 + 留存证据:若商品详情页未清晰展示配料表,下单前需向主播或客服明确询问 “配料表位置”“具体成分”,要求提供包装照片或文字版配料信息,同时截图、录屏聊天记录,作为后续维权依据;

  警惕绝对化宣传:对 “绝对健康”“纯天然”“零添加” 等表述保持警惕(此类表述违反《广告法》规定),若主播声称 “不含某成分”(如无蔗糖、无防腐剂)却拒绝展示配料表验证,极可能存在虚假宣传;

  优先选择 “透明商家”:优先购买直播间主动、清晰公示配料表的食品,此类商家合规意识更强;若商家经多次询问仍不提供配料表,建议直接放弃购买;

  依法维权不妥协:若因配料信息不透明买到问题食品(如引发过敏、发现虚假宣传),需保留直播录像、订单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可通过平台投诉、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或向消协求助,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监管呼吁:平台与部门需协同 “亮剑”

  山西消协强调,食品直播间配料表 “躲猫猫” 问题,不仅侵犯消费者知情权,更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亟待多方合力整治:

  平台需压实主体责任:应出台专项规则,要求食品类直播间必须以 “固定画面 + 文字备注” 形式,完整、清晰展示配料表,并同步上传至商品详情页;对主播回避配料询问、刻意遮挡信息的行为,纳入违规处罚清单,视情节采取限流、封号等措施;

  监管需强化执法力度: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大直播食品抽查频次,重点核查配料表公示情况,对隐瞒过敏原、非法添加、虚假宣传等行为依法严惩;同时推动制定 “直播食品标签合规指引”,明确配料表展示的格式、时长、清晰度等标准,消除监管空白。

  


原文链接:http://www.shanxi315.org.cn/index/index/detail?id=1852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礼品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礼品内参 lp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