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双环”旅游公路展现多元文旅资源魅力,探寻山水奇观
时间:2025-09-22 作者:佚名 来源:海南省消费者委员会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张艺 杨燕 摄影报道)9月17日至19日,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办的2025年“发现海南大不同”全媒体采风第二期活动举行,以“穿山越海,精彩双环”为主题,深入挖掘海南“双环”旅游公路沿线更多特色旅游资源,展现海南旅游的多元魅力。
黎韵悠长匠心传承
次日晨雾未散,九架岭观景台已被云海包裹。云雾像轻纱漫过黛色山脊,远处村庄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每一帧都是壁纸!”采风团记者们的惊叹声混着快门声,打破了山间的静谧。待雾色渐淡后抵达昌江保突村制陶馆非遗工坊。
“黎族制陶不靠转轮,全凭双手盘筑,泥条要匀,力道要稳。”工坊经理李名众介绍,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海南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泥条盘筑法”制陶工艺是最古老的制陶方法之一,已流传千年。听罢采风团成员纷纷跃跃欲试,有人的陶坯刚立起就塌了腰,有人的泥条歪歪扭扭像“麻花”,众人在嬉笑中感受黎陶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该工坊今年入选了国家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目前通过“产学研旅”一体化模式,将陶器展览、制陶演示、民族歌舞表演融入研学游,每年接待研学游客约6万人次。李名众表示:“中秋国庆期间,我们欢迎大家来‘玩泥巴’做黎陶,亲手感受这份传承千年的黎族技艺。”
带着陶土的余温,采风团前往东方白查村——海南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黎族传统聚落,被誉为“黎族最后的精神家园”。87间船型屋如蛰伏的老船藏在雨林中,这些以茅草为顶、竹木为骨的古老民居,是黎族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鲜活见证。目前,已被纳入“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申报范围。
东方乡村振兴投资有限公司文旅项目负责人宋书源表示,白查村目前进行保护性开发,现有白查驿站、研学基地、船型屋景区三大板块,未来将通过船型屋活态复原、非遗体验、剧本游等方式,沉浸式感受黎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雨林拾趣山水奇观
采风团还走进了东方娥仙岭生态文化旅游区,这里奇特的热带雨林喀斯特地貌让人惊喜不已。在娥娘洞溶洞内,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在灯光映照下呈现出梦幻般的色彩,800米的游览路线串联起“娥娘迎宾”“凤凰于飞”“五彩钙田”等奇观,令人叹为观止。
洞外湖上泛舟,被誉为“东方小桂林”的湖光山色让采风团瞬间“入画”。湖水碧绿如翡翠,两岸奇峰罗列,游船缓缓行驶在碧波上,仿佛置身一幅巨大的立体山水画,让人流连忘返。
“这里拥有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罕见的喀斯特地貌,是自然造化的杰作。诚挚地邀请大家‘双节’前来感受自然与文化的双重魅力。”该景区负责人杨言卓说,景区集“山青、水秀、洞奇、林美、黎情”多种旅游资源于一体,拥有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极为罕见的“热带雨林+喀斯特”复合地貌,两种地貌在长期自然演化中交融共生,形成了“林生石间、石映林中”的独特生态画卷。此外,景区内还藏有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唯一一处热带雨林喀斯特瀑布,水流从喀斯特岩壁间倾泻而下,撞击雨林植被,形成独特的视听景观。
而当夜幕降临,俄贤岭山脚下的见山水民宿的灯笼亮了起来。这座新中式风格的民宿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推窗见山,夜观星辰,为雨林之旅增添一份宁静与诗意。
“这条蜿蜒在青山绿水间的公路,不仅是一条交通通道,更是一条融合雨林生态、黎苗文化、非遗传承的特色旅游路。”这个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让我们一起沿着环热旅游公路,开启一场非遗与秘境之旅,一起加入“发现海南大不同”!
原文链接:http://www.hn315.net.cn/newones.asp?id=17474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9-22致蕲春县蕲泰保安服务有限公...
- 2025-09-22韩红爱心•基层医生急诊培训...
- 2025-09-22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获...
- 2025-09-22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举办“...
- 2025-09-22山西省人民医院推出“住院一...
- 2025-09-22山西省眼科医院在中华医学会...
- 2025-09-22第九届山西省心脏重症大会“...
- 2025-09-22山西省儿童医院举办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