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礼品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让文化展会为城市形象代言

时间:2019-04-17   作者:   来源:  

【中国礼品网讯】近年来,中国各大城市的文化展会都有越做越热闹的趋势,各种展会不仅成为商贸信息的交流平台,也逐渐成为城市文化形象的代言人和地域文化薪火的传递者。   南粤大地也不例外,借助南国书香节、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漫博会)等展会平台,广州、佛山、东莞等城市的不同文化气质得到了全新的诠释。今年,南国书香节的文化味格外浓郁,除了邀请内地及港澳台的出版公司出席书展外,还邀请了传媒界、电影界、学术界、文学界160位一线文化名人莅临广州,出席一系列公益讲座、文化沙龙、签售会等活动,连续数日人头涌涌的现象令不少作家和出版界人士感叹不已,主会场琶洲展馆单日进场人次超过19万。

让文化展会为城市形象代言

  另一方面,已是第五次举办的漫博会如约在东莞举行。今年的漫博会不仅在品牌授权、销售渠道、创意设计等方面促成多项合作之外,现场签约金额33.5亿元人民币,还开始尝试创办独立动漫文化节等活动,让漫博会成为城市的活力中心、年轻人的嘉年华。   这些文化展会是如何成为城市风情与本土文化的缩影的?如何才能让它们在更好地凝聚本土文化创意产业资源的同时,为城市个性留下独到的注解,甚至像香港书展那样,成为本地人习以为常的一种生活方式?《南方日报》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和采访。   现场   广东观众热情之高令人惊叹   作为香港的小伙伴,广州、佛山、惠州等城市近年来也吸引了很多文化名人频频造访,此番变化离不开南国书香节的引导之功。今年,莫言、白岩松、贾樟柯、余秋雨、翟永明、陈平原、蒋方舟等名家齐聚广东,让读者过足了瘾,每天的讲座现场都是座无虚席。7天下来,人山人海的展会现场,再一次推翻了广东是文化沙漠的刻板印象。   值得注意的是,南国书香节在借鉴香港经验的同时,也开始探索出自己的路子,广州主会场+多个分会场的模式,令书香惠及万家,泽被深远。   小高是一个文艺女青年,记者在佛山南方国际文学周的讲座现场数次与她巧遇,可以说,媒体席背后的一排座位总有她如饥似渴的身影。原来,她是一个资深书展迷,内地大型书展一个不落,香港书展更是每年例牌。   现在的书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展销平台,我最关心的是书展期间有哪些文化活动。香港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很全面,现在南国书香节也开始花心思举办文化活动了。小高向记者如数家珍地列举自己关心的领域和作家,对于她最欣赏的陈平原教授能亲临讲座,盛赞不已。她说:今年的书香节做得特别好,尤其是学术讲座开始在大众文化活动中有一席之地,这里面透露出一种培育人文精神的使命感。   小高只是成千上万个读者观众之一,一年一度的南国书香节,已经在不知不觉当中培育了一大批和小高一样重视文化精神生活的读者。今年书香节闭幕当天,一位参展出版社的从业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最难忘的是恶劣的天气难挡观众的热情。这位周游全国书展的出版人,惊叹广东读者的阅读热情,高得有点超现实。卖书能卖得好固然是我们在书展上最期待的,但是看到文化名人、文学作家的演讲场面如此火爆,这让我们这些从业者看到了一种深层次的希望人们对知识和思想是渴求的,只要这种渴求存在,就不用担心图书行业不景气。   众所周知,一场文化盛宴,除了需要组织者的专业经验和娴熟操作,更离不开观众的捧场,今年的东莞漫博会就在凝聚人气上下足了功夫,除了有知名漫画家和cosplay团队倾力助阵之外,还有丰富多样的动漫展览、独立动漫文化节。据统计,今年漫博会入场参观和参与活动的观众超过60万人次。   回首   茶餐厅彰显香港包容个性   说到国内的文化盛会,香港书展是一个不可不提的典范。自上世纪90年代起,香港就开始以展会为载体,寻找城市的文化声音。香港书展作为阅读力量的代表,致力于成为商家提供推广新书的平台,同时也为读者提供接触新书及会见作者的机会。发展至今,香港书展已经成为马家辉笔下超越了香港地域,成为两岸三地共同的华文阅读事件。

让文化展会为城市形象代言

香港书展

  不仅如此,香港动漫节等文化盛事也逐步发展成为本土文化的骄傲,由政府、从业人员、学生志愿者、香港市民接棒共同完成的文化盛宴。它们不仅是香港市民集体记忆的膜拜之地,也是外地旅游者心目中的文化地标。   有趣的是,务实的香港人也不忘本色,将各种文化展会打造成港式茶餐厅风味。譬如香港书展,由专业的展览策划者包办组织工作,这是港人强项,用最少的成本发挥最大的效益;再交由香港本土媒体与文化传播机构,策划演讲等活动。加上多元包容的精神打底,书展就像茶餐厅,有鹅肝也有牛腩河,香港书展亦有王安忆也有某某某,七天盛事,只要进场,总能如你所愿,有你所喜。马家辉如是说。香港本地媒体更在报纸打出逛出一本书的可爱口号,凸显了香港市民在书展淘宝、寻求着数(实惠)的情趣。   展会经年累月地办,最需要的是求新与求变。香港书展就曾在娱乐化方面作出尝试,却引来极大争议。最为知名的一个例子当属嫩模的加入,曾一度让书展惹来品位低俗、色情下流的嫌疑。有人认为,香港书展作为风向标,反映了举办城市的氛围和风气,此举纯属不智,令自己困于不堪境地。   意外的是,这场争论也从某种意义上让书展和香港这座城市产生了更为紧密的关系。正所谓百花齐放,偌大的书展,都容不得嫩模们的事业线么?香港名嘴梁文道表示,香港书展的安身立命之道应吻合香港的价值观。换言之,如果这个城市是包容多元的,书展也应该如此。   经过一番激辩,时至今日,多元化已是香港书展不容置疑、常态化的价值核心,而作为今年书展的新人,一众男模们已无法激起往年的讨论热潮。色与读的有序分流,从一个微妙的角度体现了这座城市的淡定和包容。   展望   打造粤味风格鲜活文化名片   除了香港,另一个广东文化展会倾慕的对象便是大名鼎鼎的法兰克福书展,号称世界出版人的奥林匹克。法兰克福书展拥有数百年的历史,不仅承办文化活动,沟通各地出版社,讨论出版界最新议题,更是怀着世界性的文化胸襟,对于跨文化译介和文学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尽管法兰克福书展专门为数字阅读举办了法兰克福学院和法兰克福火花两个板块,但书展主办方坚持认为,书展的灵魂在于书本身。法兰克福书展主席尤根博斯有一句非常经典的总结:我们是一个关于内容的博览会。无论是出版业还是影视、游戏等其他创意产业,没有内容,所谓新技术将无用武之地。   无论是法兰克福思路,还是香港经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从文化的角度深化城市的定位,从立足本土到胸怀世界;其次是坚持以人文或者创意为核心,多元化和专业化并举,不偏离主题,这为南国书香节、东莞漫博会带来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在与地方文化互动这方面,今年的南国书香节特别增添了粤味风格。其中,各个分会场借此机会和平台,大力推介岭南文化。在阳江分会场,主办方突出其作为风筝之乡的风筝文化,与阳江的诗词、楹联传统进行呼应。另外,广东出版界也借着书香节的东风,趁热打铁,推出一批粤版精品图书,涉及岭南历代书家研究、广东精神评述、岭南建筑、民居、文库评述等等领域,重新整合和展示岭南文化资源。   东莞漫博会寻求的是文化、创意与生活更深层次的融合,试图以动漫嘉年华的形式让更多人参与其中。不同于香港动漫节主打限量版动漫周边模型,满足专业藏家需求为主,东莞漫博会更像是一个合家欢聚的游乐场,会场里常常可以看到80后的家长带着孩子穿梭各个展区,分享那些伴随其成长的动漫回忆。   我小的时候很喜欢看英雄热血动漫,喜欢钢铁侠和蜘蛛侠,这次我带儿子过来,就是希望他能通过这些漫画,培养男性气概。一名80后爸爸对记者如是说。   东莞漫博会和香港不太一样,一方面它是全产业链的对接,不是以卖限量手办(动漫模型)为主打内容的,也不局限于行业内部或者动漫爱好者;此外,把漫博会打造成家庭式的嘉年华,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与东莞本身的城市活力相结合,让创意文化真正融入更多市民的生活,这也是一个特色。主办方有关人士对记者说。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无论是南国书香节还是东莞漫博会,想要粤办粤强,还需要在本土文化融合和策展专业化上不断挑战和探索,从展会形成展会文化,以文化味衬托个性品味。正如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所言,最成功的文化展会,不仅是鲜活的文化名片,更是地域文化的微缩景观。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礼品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礼品内参 lp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