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防辐射套餐割了韭菜
时间:2023-09-02 作者:佚名 来源:海南省消费者委员会
受日本核污水排海影响,连日来,有商家打着防辐射或防核辐射的招牌,推销碘片、雨伞、防护服,甚至还有防辐射食品套餐。对此,不少网友认为商家是在“割韭菜”。8月26日,国内一知名三甲医院的核医学科医师表示是否抗辐射还未知。有律师也表示,这涉嫌虚假宣传。(据8月29日《楚天都市报》报道)
每逢遇到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发生,万能的“保健品”“健康食品”们总会冒出来“大显神通”。昔日,防“电脑辐射”“手机辐射”“太阳辐射”等各类食品就不断涌现,如今,随着日本单方面启动核污染水排海,这些“防辐射食品”仿佛再次发现了“新大陆”。
有餐饮企业推出了防辐射套餐,想方设法把一些本来很普通的菜品和防辐射扯上关系。他们在菜谱宣传上,可谓煞费苦心,声称凉拌番茄能“有效减少皮肤受到的辐射损伤”,冷豆腐具备“铁镁等微量元素防辐射加快代谢”,甚至连炒菠菜也吹嘘“本地菠菜和口蘑宇航员太空都吃这个”。
诚然,不少企业为实现消费升级换代,生产出更具科技含量的产品,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忽悠和噱头”。如果这些商品名副其实倒也无可非议,但问题是,从现实来看,一些消费者为这些华而不实的“伪概念”产品付出了高昂的经济成本,到手的却是名不副实的东西。
显然,商家对食品功能进行夸大、引人误解的防辐射宣传,已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同时,商家对“防辐射”套餐的宣传,像凉拌番茄能“有效减少皮肤受到的辐射损伤”等,也构成事实上的虚假广告,违反了《广告法》相关规定,相关责任主体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包括赔偿消费者的损失和支付罚款等。
近年来,市场上“玩噱头、炒概念”的商家,因成本低、售价高而获得暴利,这不仅会对社会诚信构成挑战,形成市场“逆淘汰”,同时对重大涉及公共安全的事件,在没有科学鉴定产品是否具有相应防护功能的情况下,大肆宣传还可能造成对社会公共秩序的不利影响。相关部门应对这些不良商家重拳打击,严惩不贷;权威机构和业内专家应及时发声,针对防辐射知识多做科普宣传,给予公众科学引导;消费者自身也需对此保持警惕,莫被不法企业的虚假宣传所误导。(吴睿鸫)
原文链接:http://www.hn315.net.cn/newones.asp?id=12515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某游泳馆游泳票无法使用维权案
最新信息
- 2023-09-02谨防山寨家电维修
- 2023-09-02积分清零短信链接有陷阱
- 2023-09-02贴假睫毛的胶水有点辣眼睛
- 2023-09-02细看标准选购保鲜膜
- 2023-09-02如何科学选购全麦面包
- 2023-09-02警惕脱离平台的私下交易
- 2023-09-02奶酪 牛奶精华帮你涨“芝士...
- 2023-09-02食用油过度燃烧会变“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