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礼品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促销技巧 > 正文

严惩“傍名牌” 最高法发布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时间:2025-09-22   作者:佚名   来源:海南省消费者委员会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将他人具有一定影响的字号作为经营范围相近的企业字号登记注册,也构成反不正当竞争。9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8件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坚决惩治“傍名牌”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服务高质量发展。

  此次发布的8件典型案例,涉及仿冒混淆、侵害技术秘密、商业诋毁、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适用等重要法律问题,广泛涉及电商平台、养车服务等线上线下产业领域,以及人工智能、直播平台等新技术新业态。

  最高人民法院指出,仿冒混淆、诋毁商誉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抑制创新投入和诚信经营,损害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坚持严格保护,有利于净化市场竞争生态,维护市场机制的活力和有效性。依法坚决惩治,有助于服务高质量发展。

  以“某牛”字号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为例,最高人民法院再审时认为,将与他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字号相近的文字登记为字号并有使用意图,即使还未实际使用,该行为也属于法律禁止的仿冒行为。在养车服务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对诋毁、贬损竞争对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作出准确认定,坚决制止传播误导性信息、损害他人商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针对搬家软件“盗图抄店”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准确认定非法爬取海量商品数据,实质性替代其他经营者商品服务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在引流直播带货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人民法院加大对知名品牌的保护力度,适用惩罚性赔偿,全额支持了权利人主张的赔偿诉请,严厉打击直播带货中的傍名牌行为。

  


原文链接:http://www.hn315.net.cn/newones.asp?id=17469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礼品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礼品内参 lp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